孫宗信:鄉村的豐盈
犬吠雞鳴,牽牛晨耕,農舍炊煙,荷鋤暮歸,這些農耕文化的典型場景,這些土地、農村、農民的生活散章,這些在中國農村延續千年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畫面,這些被文人們在詩詞里反復歌詠過的恬淡自然的鄉村童話,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已經淡成了一幅現代語境里的水墨畫。遙遠地平線上,一座座城市發出的引力波,熱烈且多彩,一波一波震蕩了農村,引得田舍郎心癢難禁,招得田家女心旌蕩漾,他們呼朋喚友,約了吉利日子,背了娘烙的鍋盔,揣了爹攢的路費,親了親牙牙學語的兒女,毅然掙脫了土地的束縛,向城市里淘金去了。
流水線上的工作雖然單調,腳手架上的活路盡管危險,住宿的工棚雖然簡陋,但一個月掙的工資卻能買下務弄莊稼半年的收成,而且,打豬草修田埂怎有城市的喧嘩提神?青蛙鳴鳥雀叫怎有金屬的銳響悅耳?有了文化的農民怎么能再滿足播種到收獲這樣重復的勞作?他們要到城市尋找與生命質量相匹配的工作。面對土地久了人會變得木訥,在城市工作會使人變得精神,和城市文明朝夕相處,城市文明也在漂洗和改變著他們的質樸,提升著他們的生命質量和檔次,何況掙錢的機會多多,也同時打開了莊戶人的天眼,于是,成群結隊的農民告別土地,向城市涌來。
青壯年是鄉村的中堅力量,這些力量的大量抽走使原本豐盈的村莊突然枯萎了,村莊里人煙不旺,只剩下了佝僂的老人照看尚幼的兒童,土地也大片荒蕪,老屋階上也染了青苔,村莊里少了年輕人的勃勃生機,連樹的枝葉也不再茂盛,連貓和狗們也懶洋洋地打不起精神,百年的老村頹敗了,剩下的老戶人家也不愿意再在暮氣沉沉的老村曲巷里討生活,棄了村子中住了好幾代人的老屋,開始在交通便利的村邊建筑新樣式的房舍,傳統意義上的村莊漸次荒寂空落了。
一年里只有春節才能熱鬧幾天,分散在好多城市的打工仔,還記得故鄉是他們未曾割斷的臍帶,黃土下埋著的是他們的祖先,屋檐下曬太陽的是他們的爹娘,還有撒過汗水的田園,他們拖家帶口地回鄉了,與老人們慰籍幾日,讓濃濃的鄉愁被童年的夢稀釋一番,又該遠行了,他們當初走進城市是出于對外部世界的好奇與向往,現在,遙遠的城市已經成了他們生命的一個部分,那里有他們的事業和希望,有他們的憧憬和念想。鄉村本來是他們的根,現在城市似乎成了他們更重要的根,故土對他們來說,似乎有些遙遠了。
在城市里打工的時間久了,兒女們也來到他們身邊,繼續著新的工作,第一代打工者漸漸上了年歲,他們從事的簡單的體力勞動已經為兒女所不屑。他們竟然產生了思鄉的愁緒,并且一日重于一日,倦鳥思歸,夢里總是故鄉,他們會在城市的萬家燈火里,默默打開枕頭下包著故鄉土的布包,久久嗅著曾經熟悉的土腥,萬千思緒在心頭。
思鄉歸思鄉,當然不能輕言歸去,他們在心里打著小九九,思謀著下一步的發展。他們本來就是農村里的能人,多年打工的城市生活,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們愈發的精明了,也窺探出了城市人的心思:城里人生活節奏緊張,心靈疲憊,希望放松;他們長期在汽車尾氣和噪音中生活,渴望田園的閑適和清靜;他們的日常食材中常?;煊锌梢傻某煞?,想吃到鮮嫩的無污染菜肴;孩子們自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讓他們體會勞動的艱辛和樂趣........要實現這些心思必須回到土地上去,這不是一條發財的捷徑么?農民的勤勞加上從城里人身上學來的精明,又研究了國家扶持農業的種種好政策,不禁在心里暗暗思忖,兒女們是離不開城市了,孫子輩己經在城里上了幼兒園,他們以后就是城里人了,他們對土地和農村的感情本來就十分稀薄,現在正變為對城市的依戀和全身心地投入。這些第一代的打工者在城市里又沒有根,既然找到了發財的途徑,那就閃回鄉村,重歸土地,鼓搗出一份新的產業來。
他們揣好銀行卡,決計回鄉了,農村雖然有些枯萎了,但那是傳統農耕文明在工業化、城鎮化劇烈擴張中的必然失落,現在他們重回土地,但已經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農民,他們經過城市文明熏陶和洗禮,已經脫胎換骨,是舊土地上新的創業者,吃苦耐勞的農民質樸本性又加上在城市耳渲目染學到的先進的科學意識和管理經驗,發財的龐大計劃正在腦袋里加速旋轉。
果然,針對城市人心思而設計的各種土地上的新文章被他們做得花團錦簇:蓋上大棚,種上葡萄、草莓,無花果,名字叫作采摘園,讓城里人也來享受享受親自采摘的樂趣;在坡地水淖邊種一片十里桃花,筑幾間茅舍,混養著柴雞鵝鴨,土法起灶,起名叫農家樂園,讓城里人來嘗一餐無添加劑的土鍋炒的菜肴;塘里植一片連天碧的荷花,砌粉墻一段,梨花幾株,斜出一面酒旗,上書“快活林”,讓古法釀造的黃米老酒也醉一醉城市人。除了這些農業觀光旅游項目,他們還大面積承包土地,成立農業合作社,充當農產品經紀人,網上賣農產品,把農村里的水、菜、魚、羊、豬、空氣、每一項都做出更多意思來,對著城市人胃口吸引,可以來鄉村看古樸,游野趣,嘗生鮮,可以來沐野風,走野坡,唱野歌。這一宣傳,正中城市人下懷,樂得他們屁顛屁顛的,他們羨慕這缺少噪音、污染,富足而又安然的鄉居生活,假日里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到鄉村來,發散都市里擁擠的郁結,徜徉于阡陌,瀟灑在水淖,吃著土雞土豬山野菜,在廣闊田野里縱情奔跑,大呼小叫,吃得過癮,玩得痛快。
和當初鄉村人成群結隊進城市淘金一樣,如今城市人也在雙休假日成群結隊來鄉村游樂,這一去一來,一出一進,兩種生活狀態互相羨慕,正是現代文明對農村的成功反晡和農村進入現代化的前奏。
昔日枯萎的鄉村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農村又豐盈起來。 (孫宗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